
一、父母过度表扬和批评造成孩子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
在现实中,一些父母受快乐教育的影响,常常无原则地赞美孩子,结果导致孩子自我意识缺乏,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们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会拒绝去做。家长的态度和评论就像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他们总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形成“我是谁”的心理概念。这面镜子所反映的内容对孩子的自我认知建立非常重要。在鼓励孩子时,父母应避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价值判断。过于积极的评价和判断会反映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见,而不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二、父母过度迁就导致孩子任性
父母过于迁就并不是好事。如果你总是和孩子商量,征求他的意见,你会发现麻烦永远处理不完。在家庭教育上,不仅需要迁就,还需要有权威。这并不是说权威要与迁就对立,而是要让父母的话语对孩子有力量。例如,在看电视的问题上,如果父母说关掉就关掉,下次说不给看就不给看,一直言而有信,那么孩子就会认真对待父母的话。他们会知道,在原则问题上,父母说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商量的余地。
三、父母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
如今,几乎每个家庭都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外表美丽,但内心真的也如此美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但还有一种爱叫放手!过度的溺爱其实是对孩子的伤害。家长们认为给孩子带来世界的“友好”,但未曾经历过风雨的孩子会失去生活的体验,最终变成“无能的人”。过度的保护只会给孩子带来束缚,学会正确放手才能给孩子快乐的成长机会。正如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是让他们养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而这些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和督促。孩子的习惯好坏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