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简介
这是一则关于两位古人学习的故事。首先是东汉时期的孙敬,他对学习充满了热爱。从早到晚,他都在刻苦读书,尽管如此,他仍然感觉时间不够用。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不浪费学习时间,他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法:将麻绳悬在梁上,绑住自己的发髻。每当他感到困倦时,头发就会被麻绳扯住,这让他瞬间清醒。
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叫苏秦的学习者,他的故事也颇为感人。苏秦热爱学习,游历四方后逐渐有了名声。当他到秦国寻求发展时,并未受到秦王的重视,周围人的议论也让他备受打击。面对挫折,苏秦决定更加努力学习。但晚上是他最容易困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锥子刺中,疼痛让他立刻清醒。从此,每当困倦时,他都会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驱赶睡意。
成语解读
这两个故事形成了成语“悬梁刺股”,用来比喻学习刻苦。与传统的悬梁刺股方法不同,我们更应当学习的是孙敬和苏秦热爱读书的精神,而非伤害身体的行为。这种精神才是孩子们真正应当学习的价值观。除此之外,“悬梁刺股”还传达了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的价值,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身体是的本钱,需要适可而止、劳逸结合。
成语故事推荐
除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和“萤囊映雪”也是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它们都用来比喻学习刻苦。为了给孩子讲好这些成语故事,《凯叔365夜:99个成语故事》对99个成语故事进行了精选和重新创作。每一个故事都情节丰富、场景还原度高,并且融入了深刻的意义和未知的历史知识。为了保证准确性,我们聘请了历史学、考古学的博士进行史料审核。与其他市面上的成语故事相比,我们的故事更注重准确性、精彩度和深度解读。我们不仅希望孩子能从中听到有趣的故事,更希望他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价值观。例如,《守株待兔》不只是告诫孩子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我们还会介绍沉默成本和小概率事件的观点;《》则不仅仅是关于世界上有鬼与否的讨论,更是对生命轮回的探讨。我们用心创作每一个故事,希望孩子能在其中得到成长和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