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房子》的感动与魅力
《草房子》这部著作,字数超过21万,我花了两天时间沉浸在其中。
有幸曾在2017年12月初,与曹文轩教授有过短暂的接触。当时,山东明天出版社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桥梁,曹教授来到东平为中学生分享写作知识。作为陪同人员,我参与了那次活动。会后,我与曹教授合了影,可惜由于某些原因,照片未能保存。曹教授作为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才子,他的言谈间透露出南方湿润气候的韵味,语速平缓,一副学者的风范。
我对当下中学生课外必读的书目有所了解,其中曹文轩的作品备受关注。他的《草房子》、《桂花雨》等作品,风格独特,意蕴深远,深受师生们的喜爱。
与其他推荐给初一年级学生的作品相比,高尔基的《童年》和曲波的《林海雪原》虽有其教育意义,但《草房子》在孩子们之间却有着别样的魅力。这部作品描绘的是1959年至1962年苏州某县某镇油麻地小学的桑桑身边的故事。曹文轩教授用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笔触,将这些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故事描绘得感人至深。
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年纪尚小,他们的阅读偏好以叙述性的人物加故事情节为主。《草房子》这部作品的每一章都能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虽然书中没有直接以桑桑为标题的章节,但每个故事都围绕着桑桑这个活泼的小学生展开。《秃鹤》中陆鹤与桑桑的友情与分歧、《纸月》中私生女纸月的幸运与不幸、《白雀》中蒋一轮与白雀的爱情故事……这些情节都与桑桑紧密相连。
曹文轩教授在书写《草房子》时,用孩子们的眼睛看待油麻地小学的幸与悲、冷与暖。他的笔触舒缓,故事生动,深深吸引了初中生的心。这也难怪他的作品拥有众多的小读者。
《草房子》虽然背景是泥土和乡野,但它却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与养料。当孩子们遇到挫折时,他们可以像书中的陆鹤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用坚定的信念走向成长。正如陆鹤向蒋一轮老师递上的纸条所写:“蒋老师,我可以一试吗?”勇敢面对,不怕失败,大家都可以试一试,这是《草房子》给予我们的启示和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