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真正的吃货,想必你已经品尝过鲍鱼的美味。你真的了解鲍鱼的各个部位和处理方法吗?不妨来了解一下,吃得更明白。
很多人在品尝鲍鱼时喜欢整只食用,却忽略了鲍鱼的部分部位是需要处理的。比如鲍鱼的内脏部分,有些人因为鲍鱼的价格昂贵而不愿去除其绿色的内脏,但鲍鱼内脏含有光致敏毒素,是海藻叶绿素衍生物的分解产物。这种毒素在春季尤为明显,如果食用后在阳光之下,可能会导致皮肤的炎症和毒性反应。尽管鲍鱼内脏去除较为麻烦,但为了健康考虑,还是应该去除此部分。
那么,如何去除鲍鱼的内脏呢?其实并不难。每一只鲍鱼去内脏、刷洗只需大约5分钟的时间,只需要一把牙刷就足够了。在动手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鲍鱼的构造。鲍鱼的和贝壳之间连接的部分叫做贝柱,贝柱边上水滴型的阴影则是内脏所在的位置。当我们对鲍鱼去壳取肉时,需要清楚内脏和贝柱的位置,以免在处理过程中误伤。
除了内脏之外,鲍鱼的嘴巴也是需要我们摘除的部分。鲍鱼的嘴巴位于鲍鱼身体比较窄的一端,有一条食胃管,这部分的口感不是很好,因此通常会将其摘除。
在鲍鱼的壳子和离壳子较近的肉里,常常会有一些海藻存在,这些海藻的腥味很重。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弄一点盐来搓一搓,然后用牙刷彻底清洗。
对于鲍鱼的烹饪方法,不同体型的鲍鱼也有所不同。体型较小的鲍鱼适合清蒸或低温慢煮,而体型较大的鲍鱼则适合焖或煲。特别是一些大型的鲍鱼,如澳大利亚的青边鲍和新西兰的黑边鲍,烹调时间需要更长,甚至需要切片低温煮熟后浸一晚上,第二天再煲一天。
当你完成鲍鱼的烹饪之后,如何判断它是否已经煮熟了呢?可以用牙签来测试,将牙签刺入鲍鱼正中心,如果能够轻松穿过去,那么就表示已经熟了。
对于鲍鱼的选购,只要鲍鱼未死都可以称为新鲜。在选购时可以通过轻扫鲍鱼的底部来辨识其新鲜度。提醒一下喜欢生吃鲍鱼的食客,在生吃前要做好充分的处理与去腥提味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鲍鱼带来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