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故事有一个叫做“不为五斗米折腰”,讲的是古代有位名叫陶渊明的,他在彭泽当县令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上面派来一位督邮,此人性格粗俗傲慢,经常。小吏提醒陶渊明穿上官服去拜见这位,然而陶渊明却拒绝了,他坚定地说:“我宁可饿死,也不愿为了这五斗米的薪俸去向这种的小人低头。”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清高有骨气,不会为了利益而屈从。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也多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虽然我的职位没有县令那么大,但我也曾在工作中面临选择,是否需要向低头。考虑到这些选择所带来的损失并不大,我觉得用“斗米”来形容已经足够。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上总有一些人。有的人虽然职位不高,但架子很大,利用各种手段欺负下属;有的人则权力越大越霸道,一旦在握就会任意使唤下属,毫无尊重可言。这些人品败坏的行为让群众深恶痛绝,但很多人却不敢反抗,甚至表面上奉承巴结,主要是担心个人利益受损或者想获取更多利益。
我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做人的道德和良心,因此我宁愿长期不被提拔或者失去加薪的机会,也不会去求人。我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心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折腰求贵获取利益是可耻的。我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否算骨气,但它让我活得自由自在,无需看他人眼色。正如李白的诗句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做人绝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失去人格。
要做到不为斗米折腰是有条件的。必须拥有正确的荣辱观、正直感和坚定的做人信念;其次要有足够的生存能力,不依赖他人;最后不能将狂妄自大误认为是清高,要尊重他人的品格和地位。现实中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并不多,因此像陶渊明和李白这样的人备受称赞。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珍惜自己的尊严,绝不能为了小利益而对他人的疾苦视而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