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有一片如璀璨明珠般的人工绿洲,格外引人注目。这片绿洲背后的缔造者是一位坚毅执着的老人——孟柯,他已近八旬。
12日,孟柯老人一边翻看着老照片,一边向记者讲述了他二十余年如一日的植绿岁月。这位老人退休前曾保家卫国,驻守边防,退休后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在沙漠中植树造林。
当日是第47个植树节,也是孟柯22年前种下第一棵树的日子。谈及为何如此执着于在沙漠中植树时,孟柯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怅惘。他回忆道:“我年幼时,家乡阿拉善右旗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如今风沙肆虐,绿意消逝,我只希望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沙漠中的植树生涯充满挑战。孟柯初次植树时面临无水、无柴、住处简陋等问题。沙尘暴常常一夜之间摧毁新植的树苗,努力付诸东流。尽管如此,孟柯从未退缩。
孟柯的双手引人注目,皮肤干裂、沟壑纵横,这是他长年与沙漠的见证。对于手上的伤痕,他云淡风轻地笑道:“这就是一双普通劳动的手。”
面对困境,孟柯坚持不懈。他打井取水、筹资,第一年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借了8万元,这让他的伴侣几乎要离婚。但树苗的茁壮成长逐渐改变了家人的态度。如今,他的伴侣不仅理解了他的行动,还帮助他照顾树林。
孟柯的“沙漠绿洲”包含梧桐树、梭梭树、杨树、柳树等数十种树种,面积达到1500余亩。尽管年事已高、身体不再允许他亲自种树,但他仍心系这片绿洲,将其托付给外甥照料,并时常询问树林的状况。
孟柯还有一个心愿:“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先从家门口的土地开始种树,绿化我们的家乡。那时,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他遥望着远方,满怀期待地说。这位沙漠中的“愚公”,用他的执着和毅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绿色的奇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