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适作为一位历经三次出塞的诗人,积累了丰富的边塞生活经验,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边塞诗篇,被公认为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谈到高适的边塞诗,我特别喜欢他所作的《塞上听吹笛》。这首诗想象奇特,文字优美,意境唯美浪漫,读起来仿佛是一首清新隽永的边塞曲。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高适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塞上听吹笛》。
塞上听吹笛
高适
在冰雪消融的胡天,牧马归来;月光下,羌笛声在戍楼间悠扬响起。
试问梅花何处凋落,一夜之间,仿佛风吹满关山的每一角落。
在这首古诗词中,我最欣赏的是高适的边塞诗。虽然边塞诗通常篇幅较长,生字僻语较多,内容充满战争的硝烟,但高适的这首《塞上听吹笛》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妙的意境让我一见倾心。尤其是诗的末两句,堪称经典,广为传颂。
首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描绘了边塞的宁静傍晚,冰雪消融,牧马归来的场景。战士们沉浸在这壮丽景色中,享受片刻的平和惬意。这句诗给人一种明净、开阔的感觉,充满了田园气息。
“月明羌笛戍楼间”则展现了另一番景象。月光皎洁,照在戍楼之间,羌笛声悠扬而苍凉。诗人通过明月、羌笛、戍楼三种典型的边塞元素,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气氛,让人感受到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末两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是诗人巧妙的想象。将《梅花落》古曲的名字变成询问,营造出风吹梅花落满关山的浪漫意境。末两句写得非常经典,意境唯美浪漫,场面宏大,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以实景和虚景相结合,意境开阔明朗,营造出一种祥和宁静的气氛。也表达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高适的这首《塞上听吹笛》无论是写法还是意境氛围,在边塞诗中独树一帜,堪称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