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端午节的脚步日渐临近,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展开了一系列以“葵园端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庆祝,更是一次跨学科融合的学习旅程。
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邀请了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探寻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盛郑俐妈妈为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让孩子们了解了赛龙舟、挂艾叶、戴香包等丰富多彩的端午传统。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利用废弃物品亲手制作了香囊和龙舟,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心血。
与此食堂里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与食堂阿姨共同包粽子。这不仅是一次动手实践,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亲身体验。
学校还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中习”“习中得”,深刻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些活动中,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打破了学科壁垒,开展了跨学科融合的“端午课堂”。语文、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等各个学科的老师们都围绕端午节这一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在语文课上,孩子们了解了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感受到了家乡端午习俗的魅力。英语课则聚焦于端午节,普及其由来、习俗和传统。美术课上,孩子们观察粽子的造型特点,尝试用泥塑制作粽子。体育课和音乐课也不例外,孩子们在游戏中、音乐中体验端午传统习俗,感受团结的力量和端午的魅力。
校方表示,通过多门学科的融合教学,引导学生体验端午节传统习俗,挖掘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寻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中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