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气象台发布的最新实时温度数据,在7月6日下午16时,全国高温城市排名中,四川多个城市突出重围,占据榜单前列。令人瞩目的是,在前十名高温城市中,四川占到了三席,分别是高县、马边和简阳,气温均超过40摄氏度,其中高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5摄氏度。而一直以来被称为我国“热极”的新疆吐鲁番,在此次高温榜单中仅排名第六,气温为40.2摄氏度。
虽然这只是瞬间的温度数据,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夏季的平均温度和高温情况,但自进入7月以来,四川盆地的多个城市已经迎来了夏季气最高值,并且一些地区如成都简阳、德阳、乐山沐川等地,甚至打破了7月份的最高温纪录。这些迹象表明,四川盆地的高温似乎已经成定局。许多网友戏称,四川已经热得像个“红油火锅”!
那么,为何四川盆地今年如此炎热呢?
我们知道,决定一个地区气温高低的最关键因素是太阳辐射引起的地表热量净增量的多少,这其中涉及到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平衡问题。当输入明显大于输出时,热量就会不断累积,导致地表温度快速上升并长时间维持。
从热量输入的角度来看,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日照时间是最关键的因素。地区的纬度越低、云层量越少、大气环流越稳定,地表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就会相对越多,气温也就越高。在夏季,我国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容易形成大量云层,因此在没有强烈的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总体温度反而要低于许多内陆地区,这就是我国“火炉”城市很少出现在南方的原因。
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特殊,纬度属于中等偏南水平,太阳辐射强度并不低,为当地的地表温度升高奠定了基础。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大的山脉或高原环绕,这种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的扩散和大气环流的改变。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的笼罩下,下沉气流稳定,天气以晴好为主,增温快、散热慢成为其主要特点。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盆地所处的位置刚好位于带与副热带高压控制区的边缘地带,容易受到各种高压中心区的叠加复合影响。今年,四川盆地上空受到了包括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北非-伊朗高压在内的三股强烈的高压系统影响。其中,北非-伊朗高压的加入使得四川盆地的天气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和极端。特别是在其向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高压相连形成强大的暖高压系统,对四川盆地的天气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个强大的“组合型”高压系统影响下,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无法南下,东南海域的湿润水汽也被有效阻拦。没有冷暖空气的对抗,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下沉气流强劲,云层稀少,导致天气持续晴好,形成了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天气。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四川盆地的这种高温天气模式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在7月11日左右,自西向东将迎来一次较强的降雨过程,特别是7月12日盆地的东北部地区,可能出现大暴雨天气,局地降雨量可能突破100毫米。这场降雨将大大缓解四川盆地的“红油火锅”式高温天气,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水文和地质灾害风险,当地民众需提高警惕。
四川高温挑战四川炎热超越吐鲁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