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庭漫步赏游鱼,
恰逢儿童垂钓乐。
同爱池鱼心不同,
我施食诱鱼跃动,你垂钓专心观察。
——《观游鱼》唐·白居易
注释:
闲庭漫步:在庭院里悠闲地散步。
异:不同。
施食:投放食物。这里指喂食鱼群,吸引鱼儿跃动。
垂钓乐:享受垂钓的乐趣。
创作背景:
此诗是大和四年(830年)冬天,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所作。当时他59岁,病眼之际仍对生活和自然保持着热情。诗作表现了他对日常小事的深刻感悟,蕴丰富的人生哲理。
整文解析:
诗人白居易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欣赏着池中的游鱼。正值儿童在此垂钓,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人与儿童虽然同样喜爱鱼,但心态和行为却有所不同。诗人通过喂食鱼群,让它们跃动,享受其中的乐趣;而儿童则通过垂钓,体验安静等待的过程。诗作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展现了不同的爱鱼方式,蕴深刻的哲学思考。
在平淡的日常场景中,诗作引导读者思考关于个体价值观、行为选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广泛主题。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诗作透露出深邃的思索,促使人们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哲理,引发关于共存、尊重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现实诗人,与元稹共同发起新乐府文动,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白居易在仕途上曾担任翰林学士及左赞善大夫等职位,最终在古都洛阳逝世。他的文学遗产以《白氏长庆集》流传后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及《琵琶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