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最近各地连降暴雨,让人们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凉爽。比如北京在9月9日傍晚的那场暴雨,让持续的高温得以缓解。随着秋意的渐浓,换季的衣服也已经准备妥当。面对一场秋雨一场寒,你是否已经购入新衣了呢?很多人在购买新衣服后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尺寸不合适、褪色缩水等。购买衣物时,我们除了关注款式、价格和材质外,还需要关注衣服的安全问题。其实,衣服的标签里隐藏着很多重要信息,读懂这些“密码”,可以帮助我们选购到更合适的衣物。每一件出售的衣物都有标签,但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后都会直接将其剪下丢弃,错过了标签上的重要内容,如货号、等级、成分、产地以及洗涤说明等。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解读衣服的吊牌信息。
了物等级
衣物的等级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在购买时一定不能忽视。衣物的等级通常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其中等级越高,色牢度也越高,即颜色更不易褪色或染色。我们在选购衣物时,应确保吊牌上的等级标注至少为合格品。
识别型号与尺码
型号或尺码是我们选购衣物时最关注的因素。除了常见的S、M、L型号,我们还需要关注衣物的身高和胸围、腰围等信息,这些信息通常都会在吊牌上标明。例如,一件男西服上衣的吊牌上可能会标注“170/88A(M)”,其中170表示身高,88表示胸围,A表示体型,M则表示中码。在我国,A表示正常体型,B表示偏胖体型,C表示肥胖体型,Y表示偏瘦体型。
关注安全级别防过敏
根据《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服装可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A类为婴幼儿服装,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每公斤;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每公斤;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每公斤。我们在购买衣物时,需要根据衣物的安全级别来判断是否适合自身使用,特别是贴身的衣物,更需要注意其安全级别。
解读洗涤标识正确护理
洗涤标识是指导我们正确洗涤和晾晒衣物的关键。虽然这些标识有时看起来像是一堆难以理解的罗斯密码,但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解读,就能了解其中的含义。包括手洗和机洗、漂洗、拧干和晾晒、熨烫以及干洗等方面的指导。在解读这些标识时,我们需要按照水洗、氯漂、熨烫、干洗的顺序进行。如果衣物的洗涤标识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排列,那么可能说明该衣物的生产厂家不够专业。
除了款式和花色,正确识别衣物标签同样重要。最后提醒大家,无论是贴身衣物还是外衣,新买的衣服一定要先洗再穿。选购衣物的技巧,你掌握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