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学习《山海经·北山经》节选
学习目标:
一、掌握生字新词。认识生字如“帝、曰”,读准多音字“少”,并正确书写这些生字。
二、朗读与背诵。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内容。
句中理解及停顿指导:
三、结合注释,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清晰讲述。
重点指导内容:
1. 炎帝介绍:炎帝是传说中的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太阳神炎帝或神农氏。
2. 多音字“少”的讲解:在课文中的读音为四声,意为“小女儿”。“少”还有一个读音shǎo,如“多少”。
3. “曰”与“日”的字形辨析:“曰”的字形较扁、宽一些,与“日”虽然形似,但有所不同。
4. 文章细节分析:一个“常”字展现了精卫的坚持不懈。故事中提到的树枝、石子等填海工具与无边无际的大海形成反差,以及一西一东的词语使用,都突显了精卫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其填海的方向从未改变。
课外拓展:炎帝的故事及精卫的介绍
太阳神炎帝,是一位极富有爱心的大神。当他来到世间时,人类已经开始繁衍。为了帮助人类解决食物问题,炎帝教人们如何播种五谷,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源。那时的人类团结合作,彼此帮助,没有之分,收获的果实大家共享,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兄弟姐妹般深厚。为了感谢炎帝的功德,人们称他为“神农”。据传他有人牛头人身,可能是因为他在农业时代像牛一样为人类耕作,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山海经》中的精卫故事里,女娃死后化为了一只小鸟——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走了她的年轻生命。她不断地从山上衔来小石子和小树枝,想要填平东海。面对大海的嘲笑,精卫坚定地表示,她会不断努力,直到填平大海为止。后来精卫与海燕结为夫妻,他们的后代小精卫也继承了妈妈的精神,继续衔石填海的工作。直到今天,精卫填海的故事仍在继续。精卫的形象在山海经中类似于普通的乌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