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虚症状多表现,肺脾肾皆涉及。仅靠饮水不可解,阴虚补足需方法。中医辩证治阴虚,不同部位有不同症状,肺阴虚则鼻干,脾阴虚则唇干,肾阴虚则咽干。对此,为您推荐三个中成,全面补足一身之阴。
1、鼻干肺阴虚:推荐养阴清肺丸
鼻干是肺阴虚的表现,肺开窍于鼻,阴虚则鼻腔失养。肺阴虚还可能出现干咳、声音嘶哑等症状。养阴清肺丸能养阴润燥、清肺利咽,针对肺阴虚症状效果显著。
该方中,生地黄为君,滋阴清热;玄参、麦冬为臣,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丹皮、白芍、贝母等佐,清热凉血,散瘀消肿,化痰散结;少量薄荷辛凉散邪,清热利咽。全方兼顾扶正祛邪,既养肺肾之阴,又凉血解毒。
2、唇干脾阴虚:推荐养阴清胃颗粒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有问题常表现为嘴唇发干、掉皮、脱屑等。养阴清胃颗粒能养阴清胃、健脾和中,针对脾阴虚症状显著。
方中,石斛、知母、黄芪为君,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益气健脾;茯苓、白术为臣,助黄芪健脾和中;黄连、苦参等佐,清胃火,助养阴清热。诸合用,共奏养阴清胃、健脾和中之效。
3、咽干肾阴虚:推荐六味地黄丸
肾经从咽喉经过,肾阴虚会导致虚火沿经络烧灼,出现咽干、咽痛等症状。六味地黄丸能滋补肾阴,针对肾阴虚症状显著。
该方中,熟地黄为君,滋肾阴,髓;山茱萸、山为臣,滋肾补脾。泽泻、牡丹皮等三为“三泻”,既渗湿浊、清虚热,又制约滋补之的副作用。全方配伍严密,以滋补为主,兼顾渗湿浊、清虚热。用于肾阴亏虚证,如须发早白、精力不济等。
针对不同部位的阴虚症状,选择相应的中成进行补益,才能事半功倍。以上推荐的三款中成,可帮助您全面补足一身之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