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箱是每家的必备之物,里面储存的食物种类繁多,如蔬菜瓜果、剩饭剩菜、生鲜海产以及肉蛋奶类等。在使用冰箱时,许多人将其视为万能保险箱,认为只要将食材放入冰箱就能保证新鲜度和营养。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常见的食材,它们容易感染哪些细菌以及感染后的症状如下:
1. 牛奶容易感染李氏特氏菌,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烧、怕冷和头痛的症状。
2. 生猪肉容易感染耶尔森氏菌,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甚至可能引发被称为“冰箱肠炎”的阑尾炎和败血病。
3. 蔬菜水果容易感染志贺氏菌,这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以及水样便。
4. 鸡蛋和肉类等农产品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它们通过消化道传播,可能引发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和败血病等。
5. 肉类、奶类、蛋类以及鱼类容易感染金葡萄球菌,感染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炎症状。
6. 海产品还容易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其发病迅速,除、腹痛等肠道问题外,腹泻呈水样便,容易导致脱水。
对于家里的冰箱,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并不是通过杀灭细菌来实现的。冰箱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部分有害菌的繁殖,通常冷藏室设置为4℃,冷冻室设置为-18℃。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会在这两种温度下受到抑制,尤其是冷藏室。
关于冰箱中食材的存放时间,以下是一些建议:
冷藏室:鸡蛋最多存放30天;巴氏奶应在48小时内饮用完毕,开封后当天饮用最佳,酸奶可存放14天;普通饭菜和糖粥最多存放2天;绿叶蔬菜可存放3天左右,根茎类瓜茄类可存放7天;排酸肉类应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最佳储存温度为0℃;酱料可存放约90天。
冷冻室:鱼类和肉类最好在3个月内食用完毕;虾类贝壳类应在2个月内食用完毕;其他冻品也建议在2个月内食用完。
冰箱并不是万能的保险箱。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冰箱,才能让它真正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