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字面上解释便是“开始建立春天”。春天到来之际,农民们也开始为新一年的耕种做准备。据历史记载,自秦代以来,立春一直被视为孟春时节开始的标志,也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县官会带着知名人士在田间挖坑放羽毛、鸡毛等物品来估算立春的时辰,并在时刻到来时燃放鞭炮庆祝五谷丰登。
随着立春的来临,气温、日照和降雨逐渐上升增多。人们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会举行一系列迎春活动。其中,“鞭打春牛”便是其中之一。在农耕社会中,这一习俗对农事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会制作春牛并装填五谷,然后进行鞭打,当春牛的肚子破裂后,人们会分享流出的五谷以示祈求丰收年。
除了庆祝活动外,立春时的饮食也有其独特的讲究。人们会食用春饼和春盘来迎接立春的到来。春饼是一种烫面薄饼,而春盘则是各种瓜果糕饼的拼盘。在古代,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里面配有各种熟食和炒菜,美味可口。如今,北京居民一家会在立春时自己烙制春饼,并搭配豆芽、炒鸡蛋、鸭肉等食材卷食。
“咬春”也是立春时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在明朝时期就有记载人们会在立春时吃萝卜,称之为“咬春”。民俗专家高巍解释说,“咬春”是为了让人们从冬季的沉闷中醒来,迎接新的一年充满生机与希望。心里美萝卜作为春季的应季食物之一,也因其口感清脆甘甜而备受喜爱。萝卜作为节令食品,也象征着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立春作为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首,承载着人们对新生季节的期盼和祝福。无论是庆祝活动还是饮食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应受访者要求,为化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