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岁月的流逝,90后逐渐从稚嫩的青年过渡到了为人父母的阶段。这一大批新晋父母中,有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正确的家庭教育,饱受传统家庭烦恼的困扰。他们下定决心,誓要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完美无缺的家庭环境。
最近在地铁里看到一句公益标语:“父母虽然无需持证上岗,但应该系统学习教育知识。”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每个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但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和引导,他们往往无法掌握教育孩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父母在育儿路上如同石头过河,在不断的摸索和争吵中寻求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他们也常常陷入自责、愧疚的情绪中,为孩子的未来担忧。
我收集了九句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这些谚语关于如何教育子孙。虽然这些谚语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我希望通过它们分享我对教育的经验和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首先是“纵子如纵虎,娇子如杀子”。这句话告诫父母不能放纵、娇纵孩子。如果父母放任孩子,这并非真正的自由,而是不负责任。放纵孩子就像放纵老虎一样,等到孩子行为失控造成伤害时,后悔已晚。而过度宠溺孩子,则可能扼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空间。我曾听到一位老板讲述他朋友的故事,朋友的女儿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而后来出生的儿子则被宠溺过度,导致智力水平退化。这就是过度宠溺的代价。
接下来是“慈母多败儿”。这句话提醒慈祥的母亲不要过度溺爱孩子,让孩子远离挫折和困难。孩子终究要离开母亲的怀抱,面对现实社会。用童话世界里的观念来应对现实是不现实的。孩子的人生路上需要面对挑战和成长。
第三句是“有八岁的老师,也有八旬的学生”。前半句是提醒老师正确对待学生,后半句则强调终生学习的观念。无论年龄大小,学习都不晚。现在有很多老年人热衷于各种资格和学位的研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接下来是“不挨骂,长不大”。这句话可能会引发争议,因为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打骂孩子是不好的。我们也应该面对现实,大多数家长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孩子因为不懂而犯错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除了打骂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理解错误的本质,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还有“小树要砍,小孩要管”。这强调了孩子的重要性。如同小树苗需要修剪一样,孩子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再来是“宠是害,严是爱”。溺爱孩子实际上是在伤害他们,而严格的才是真正的爱。但这里的严格也需要掌握分寸,不是对孩子过度苛责或打骂。家长应该用经验和智慧来引导孩子规避错误的选项。
接下来三句都是关于读书的。“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强调了读书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好好读书仍然是大多数孩子获得更好未来的途径之一。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把读书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与吃饭同等的高度。“好钢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强调了反复阅读和深入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学习。在选择书籍时不必强求一致只要不是什么离谱的书就可以让孩子去读去理解去吸收书中的知识营养和精神营养汲取书中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精神强大起来在面对未来复杂的社会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不迷失自我和方向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成长为参天大树走向人生巅峰这也是我对于未来年轻一代最真挚的期望与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