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箐的含义与用途是什么

箐的含义与用途是什么

白语村名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信息,它们是了解和研究白族村落文化的钥匙。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族村名(地名)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和故事。欢迎浏览我的主页,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周城村委会所辖的只有一个自然村——周城村,这个村落位于喜洲镇北部5公里处。西依苍山云弄峰,北临桃源村,南靠永兴村,西北紧邻蝴蝶泉,东南与仁里邑相接。典型的白族村落布局,村南还有霞移溪蜿蜒流过。截至2019年底,周城村共有2936户,户籍总人口达10317人,其中白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7%,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聚居自然村之一,素有“白族第一村”之称。

周城村的白语村名为“自者”(Zil zerd [tsɿ⁵⁵tseʴ²¹])。其中,“自”代表棕树,“者”意为城,“自者”即指棕树城。据传,周城河和凤阳河的洪水常常泛滥,村民们为了防洪,在村堤和四周栽满了棕树,形成了像城墙一样的防护,因此得名“棕树城”。至今,村庄旁依然有不少棕树,不仅从读音上验证了“自者”即棕树城,更从村庄周围的棕树及其传说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白族村庄的白语村名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周城也不例外。至于为何将棕树城用汉字书写为周城,和许多白族村庄的汉语村名一样,是村庄发展后的雅化现象。

除了独特的白语村名,周城还有两座本主庙。南本主庙(景帝庙)位于村中部,供奉的是感应土主大黑天神和本村本主赵木郎,传说他是开辟周城的始祖。北本主庙(灵帝庙)则位于村北部,始建于明朝初年,供奉的是斩蟒英雄杜朝选。

周城自古以来就有着扎染的手工技艺。扎染是白族独特的民间传统布匹染色工艺,村民在白布上染色时部分用针线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待晒干后再放开布匹,自然形成花纹图案。此技艺在周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已被文化部命名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并列入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城村内众多历史文物古迹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龙泉寺、古戏台、古佛洞等。还有魁阁寺、金顶寺、银相寺、蟒蛇洞等景点和传说。这些古迹和传说共同构成了周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龙泉寺是三教同源的清代古建筑,坐落在象鼻山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九隆皇会。古戏台位于村庄东部,是周城居民节日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古佛洞位于周城村西苍山云弄峰神魔洞内,有着众多神佛塑像和石雕艺术品。魁阁寺、金顶寺、银相寺等也都是周城的历史文化瑰宝。蟒蛇洞则流传着斩蟒蛇的动人故事,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有盛大的男女对歌活动。


箐的含义与用途是什么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