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书入门指南
第13天学习笔记:音字符
一、概述:
当遇到左偏旁为“音”的汉字时,可以使用“音字符”进行简化代替。以下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图文介绍(图一是关键):
左偏旁为“音”的汉字在草书表达中都有特定的简化形式(如图一所示)。
示例字:韵、都、韶、歆、韺(如图二)。
图三:详细解析示例字“韵”。这个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音”与“員”(右半部分的字与“貟”相似)。草书中,对“厶”和“贝”进行上下连写,形成草书的“貟”,简化后的口诀是:“厶贝員”。再进一步,将草书的“音”与“貟”进行左右连写,便得到草书的“韵”。值得一提的是,韵是韵的异体字和繁体字。它的草书形式可以由草化的“音”和“匀”左右连写而成,另一种形式也参照图三所示的草书韵写法。音字符是由上下结构的“立”和“曰”组成,其中草书中的“立”字首可简化为连写的数字“七”,而底部的横与底部的“曰”可以连写为草书“百”,这样,“七百音”便形成了草书的音字符。这一过程是前人总结出的宝贵财富,也是学习草书的关键所在。同时要注意,草书字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一个字符可以替代多个偏旁部首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存在部分字符形状非常相似或完全相同的情况,因此需要仔细辨别。掌握草书字符的熟练程度是学习草书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