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技科普大赛在农村种植庄稼,肥料的来源主要以化肥为主,辅以农村有机自然肥料。相关资料显示,化肥的使用量占据了整体肥料的75%,而农村有机自然肥料仅占25%。
尽管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肥料,为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实际应用中,农民常常会遇到施肥烧苗的现象,这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作物死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烧苗现象呢?即使使用已经充分腐烂发酵的农村有机肥料,即使肥料用量很大,也不会出现烧苗现象。相反,一些已经施用在作物根系上的有机肥也不会伤害根系或造成烧苗。那么,为什么化肥会出现伤根烧苗的情况呢?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于化肥伤根烧苗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含氯量超过3%的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氯基复合肥等。这些含氯化肥对很多作物具有强烈过敏性,忌氯作物绝对不能使用这些肥料,否则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含氯化肥中的氯离子过多时,会阻碍作物糖分转化为淀粉,特别是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明显降低,例如红薯和马铃薯。氯离子还会导致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降低如西瓜、南瓜、葡萄等作物的含糖量。对于敏感作物,过多的氯离子会对其幼苗根系造成损害。使用含氯化肥时,必须选择对过敏性小的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等,并避免在忌氯作物上使用,或选择含氯量低于3%的化肥。
二、含缩二脲超过2%的化肥。缩二脲对作物种子、幼芽和幼根具有作用。缩二脲主要存在于尿素生产过程中作为副产物产生,且难以分离。市场上部分尿素中可能含有缩二脲成分。优质尿素的价格较高,因为其含缩二脲较少;而价格较低的尿素可能含有较高缩二脲。标准的尿素含缩二脲不得超过2%,但部分复混肥料可能超标。含有缩二脲的化肥不宜用于拌种或直接在根系上施用,而应离根系15~20厘米的距离使用。当尿素作为叶面肥使用时,其浓度不得超过2%。
三、高氨强碱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等,对作物的种子、根系、幼苗和叶片都有伤害。在使用这些肥料时,需要采取深施或与水浇灌结合的方法,并控制用量,确保与种子、根系、幼苗保持安全距离。高氨强碱的化肥对作物有抑制作用,可能延缓氨的硝化作用,导致亚硝酸积累,对种子和幼苗产生作用。
四、酸性程度高的化肥,如过磷酸钙等,对作物有较大的伤害。使用时需控制使用量,并与种子、根系、幼苗保持安全距离。
五、化肥使用过量。任何化肥的使用都必须控制用量,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作物无法承受而出现伤根烧苗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少量多次施肥,并注意施肥方法。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欢迎在留言区提出宝贵意见。关注鄂东三农,共同探讨三农问题。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