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都是追梦人。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领域,我作为一名市政土木工程师,非常高兴能在网络上与大家相遇!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道路工程横断面图的规范绘制、参数计算与实践应用的话题。或许您会觉得横断面图看似普通,不值一提,但当我带领您深入探索后,您会发现一个结合理论与实践,从不同角度解读道路横断面图的市政土木工程师的魅力。也欢迎您在看完文章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非常感谢您如果认为本文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帮助而进行的收藏或关注!
一、横断面图在道路工程中的作用
横断面图类似于房屋建筑的剖面图,能够直观地展示道路某断面的形状。通过横断面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道路的设计路面高程、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道路总宽度以及横向坡度等信息。横断面图还可以明示道路两侧的构筑物、边坡情况,以及拟建道路与相应建构筑物的关系等。在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和竣工结算中,横断面图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工程实践中横断面图绘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由于设计或工程技术人员水平差异,工程实例中的横断面图表现参差不齐。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线型不规范、断面图排列紊乱、道路结构层厚度、边坡坡率、路缘石外露高度与设计图纸不一致,甚至存在参数计算错误的情况。
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 横断面图的线型应严格按照《道路工程制图标准》进行绘制。如路面线、路肩线、边坡线、护坡线采用粗实线表示;路面厚度采用中粗线表示;原有地面线采用细实线表示;设计或原有道路中线采用细点划线表示。
2. 横断面图应按桩号有序排列。站在道路起点,面向前方,桩号小的应排列在图纸下方。横断面图中的左右即表示道路桩号前进方向的左右。
3. 规范的断面图除了线型美观外,还需确保路面设计高程与纵断面设计一致,道路横向车行道及人行道宽度、道路总宽度与平面图一致,道路结构层厚度与图纸说明一致。还需注意设置有平曲线超高段的渐变横坡的坡度计算要准确,横断面图中各节点中心距离及高程计算需精确,其他参数标注要齐全、数据准确。
三、横断面图中的相关参数解读及计算方法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工程实践中比较规范的横断面图及其相关参数的解读和计算方法。
1. 桩号K代表距离道路设计起点的位置,如K0+880代表距离起点880米处的断面。
2. Hs中的“H”代表高度,“s”代表设计,代表设计路面标高;Hd中的“H”同Hs,“d”代表原有地面,代表原有地面标高。
3. Dh代表挖填高度,计算方式为Hs-Hd(结果为负表示挖方,为正表示填方)。
4. Aw/At中的A代表面积,w/t代表挖或填,代表挖方或填方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5. 断面图中左右两侧各节点标注的距离m为该点横向距离道路中心线的距离,高程为该处的地面高程。
横断面图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 Hs为设计路面高程,可通过道路纵断面图计算或查询得到。
2. 道路车行道边缘地面高程可通过Hs减去车行道边缘距离道路中心线宽度再乘以道路横坡i得到(设计规范中坡度宜为1%~2%,一般采用1.5%)。
3. 人行道路缘石高程等于车行道边缘高程加上路缘石外露高度(外露高度一般可通过道路结构层大样图获取,通常为15~25cm)。
4. 路边石高程则等于人行道路缘石高程加上人行道宽度减去路缘石横向宽度再乘以人行道横坡i(一般采用2%)。
5. 挖方路堑一级边坡碎落台外侧高程等于路边石高程加上边坡竖向分级高度(路基一般为8m);高程则在此基础上加上碎落台宽度(俗称“马道”,一般宽2m)再乘以碎落台横坡i(外倾2%~4%,一般为2%)。
6. 路基起始挖填点高程可通过其与道路中心线处相对高差加上Hs得到。
四、横断面图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横断面图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1. 确定路基土石方的挖填边线。根据横断面图中的边缘角点标注的横向中心距,在采用坐标模式的道路平面图中画出对应角点并连线,即可得到路基的挖填边线。
2. 计算路基土石方挖填工程量。首先计算出每个断面的挖方或填方面积,然后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工程量。具体来说就是求出相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