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验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简易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简易

在北宋的年代,有一个孩子名叫司马光。一天,他和伙伴们正在嬉戏,突然之间有个小朋友不慎跌入了一只巨大的水缸中。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孩子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并选择逃跑,还有些孩子去寻找成年人来帮忙。淡定的司马光却冷静地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结果如何,我们暂且不提。我想通过这个事件来探讨一下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我相信你一定对那些遇到事情就选择逃避的孩子感到失望。逃避责任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真正做成大事的人必定面对问题能够勇敢面对,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与逃避的做法相反,大多数人的正常思维模式会选择呼救或寻找大人的帮助。这种思维模式在数学上被称为正向思维或正列举,也就是从问题出发寻找答案。对于故事中的情景来说,孩子掉进水缸里,我们会想哪种办法可以将孩子救出来?但是司马光采取的行动则是逆向思维,数学上称为反列举,即从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出发思考如何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故事中的情景来说,他思考的是如何避免孩子落水或被水淹?显然,让孩子远离水源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想必你对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的能力感到钦佩。他砸的不是缸本身,而是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有时候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无法用正向思维解决难题时,就应该像司马光一样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比如说在考试中做选择题犹豫不决时,可以把不可能的答案排除掉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先审视整张试卷题型从整体把控微观思路的应用难易程度调整答题策略也是逆向思维的体现。逆向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更是无处不在。比如有些人知道过度使用手机不好但无法控制自己。他们可能会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如监督、规定时间等但这些仍然是正向思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逆向思维则是以如何做到不接触手机为突破口来解决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显然彻底不使用手机是最佳的解决办法这也是逆向思维的魅力所在。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简易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