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课文朗读

2025-05-0411:28:52综合百科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惊弓之鸟》,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古时候的成语故事。课文通过更羸只拉弓不射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揭示了成语的寓意,即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非常害怕。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语言生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的本义和寓意,通过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3. 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理解更羸的思维方式,学习他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一)初步理解更羸的性格特点

1. 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今天,老师想让你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大雁?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理解“能手”一词,并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为何是射箭能手。

讲述更羸和魏王去打猎时发生的事情。

更羸看到了什么?他和魏王说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并试着读出他们的情绪。

品读更羸拉弓前和魏王的对话,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

(三)品读更羸拉弓后的情节

就在魏王满腹怀疑的时候,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情节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讨论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和魏王的反应。分析更羸的话语中蕴含的推理过程,体会他的思维逻辑和观察力。

(四)展示成果

理解最后一段的因果关系句式和更羸的推理过程。通过填空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分组合作,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

三、教师点拨

(一)分析更羸的性格特点及观察力、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最后老师补充点拨关于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同时强调成语故事的意义以及生活中类似的人或事例。让学生明白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拓展延伸到其他类似的成语故事让同学们分享并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