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爱新觉罗原来姓什么

爱新觉罗原来姓什么

人的姓氏分为两部分,一是姓(哈拉),一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族名(穆昆)。在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中,”觉罗”是姓,而”爱新”是族名。这就像中的某些姓氏和家族的关系,例如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

除了爱新觉罗,觉罗这个姓氏还有其他分支,如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它们都源自同一个始祖。那拉氏也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和”乌拉”都是地名。瓜尔佳氏则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

由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这一族成为了望族,并以全称相称,其中”爱新”也逐渐成为了姓氏的一部分。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区分血缘的远近,一些有功之臣也被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清朝后,族人多采用汉姓,如金、赵等。在成为中原者之前,皇室成员的名字可以随意更改。后来,他们参考了的命名方式,按照辈分排行来取名。最初几名儿子的名字中都有“承”、“保”、“长”三个字,后来固定使用“胤”,孙辈用“弘”,曾孙则用“永”。乾隆时期,根据他的一首诗,后人命名又增加了“永”、“绵”、“奕”、“载”。道光时期则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期定为“焘”、“闿”、“增”、“旗”。

由于家族庞大,为了细分,从嘉庆开始,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的第二个字的部首必须相同。例如,咸丰帝的名字是奕詝,他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奕欣,两人的名字第二个字都是言部。而庆亲王奕劻的名字则是力部。这样的命名规则体现了满清皇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爱新觉罗原来姓什么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