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验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大公无私”,描述一个人的行为公正正直,不受私情影响。这个词用来描绘那些能够秉持公正,没有私心的人。这个成语源自《吕氏春秋·去私》。

春秋时期,晋平公在位时,南阳县缺少县令这一职位。于是平公询问大臣祁黄羊,谁能胜任这一职务。祁黄羊推荐了一个名叫解狐的人。这让平公很惊讶,因为他以为祁黄羊会推荐自己的亲友或者熟人。平公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何会推荐他呢?”

祁黄羊平静地回答说:“您问的是谁能担任县令,而不是谁是我的仇人。”平公听后深觉有理,便任命解狐为南阳县令。解狐后不负众望,为百姓做出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

后来,平公再次请祁黄羊推荐一位军中尉。这次,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这让平公有些疑虑,担心会有人议论祁黄羊偏袒自己的儿子。但祁黄羊坚定地表示:“您需要的是一位称职的军中尉,而不是特定的人。”祁午被任命后表现优异,不负祁黄羊的期望。

孔子听闻这两件事后,赞赏道:“祁黄羊的公正无私真是令人钦佩!他外举不避仇敌,内举不避亲子,真可谓是大公无私。”(故事来源:传统故事)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不会因为私人的情感和关系而偏袒或任何人,他们会以公正和公平的态度处理问题。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