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整版拼音,带你领略李白的奇幻梦境之旅!

好的,请看:

根据《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整版拼音,带你领略李白的奇幻梦境之旅!

这首诗是李白“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通过描绘一个光怪陆离、雄奇壮丽的梦游天姥山的过程,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全诗以“梦”为线索,将现实与幻想、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无比瑰丽的艺术世界。

诗歌开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直接点明诗人乘着酒意,在梦中飞越镜湖,抵达了吴越之地。紧接着,“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刻溪”,月色如水,映照着诗人的身影,将他送至刻溪。这里的环境描写静谧而优美,为梦游的序幕拉开了一道朦胧的帷幕。

随后,“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引出了梦游的目的地——天姥山。诗人通过越人的描述,让我们对这座神秘的山充满了想象。“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的笔触描绘出天姥山的雄伟壮丽,它高耸入云,连绵不绝,气势非凡,连五岳都要为之逊色。诗人的心弦被触动,渴望一探究竟,“我欲身登天姥峰,俯视众山小”。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梦中的路径曲折多变,诗人迷失在花丛中,倚靠在山石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山林中传来熊咆龙吟的声音,震得岩石和泉水都为之震动,深林中的树影让人感到寒栗,高高的山巅也为之战栗。这营造了一种神秘、恐怖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更加惊心动魄的景象。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天空中的云层呈现出青黑色,似乎快要下雨了,水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雾气,如梦似幻。“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突然间电闪雷鸣,山丘和山峰都崩塌下来,景象十分壮观。“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一扇巨大的石门从山壁中轰然打开,通往仙境的入口出现了。“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诗人进入石门,眼前出现了一个无比广阔的仙境世界,深不见底,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楼台,仙人们正在弹奏着美妙的音乐,“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境的高潮部分,诗人描绘了在仙境中欣赏歌舞的盛况。“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人们穿着彩虹做成的衣服,乘着风做成的马,从云中纷纷降临。他们弹奏着“竽”“瑟”“箫”“竽”,音乐声随风飘荡,余音袅袅,不绝于耳。诗人仿佛置身于神仙的宴会上,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啸”,梦中的景象突然发生了变化,诗人的灵魂和身体都为之震动,他猛然惊醒,长声大叫。“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醒来后,他只觉得身在枕席之上,而刚才那美丽的烟霞景象已经消失了。诗人意识到,那只是一场梦,但他对梦中仙境的留恋和向往却久久不能忘怀。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皆虚妄”,诗人感慨万分,认为人世间追求的欢乐也和梦一样短暂易逝,自古以来,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缥缈的。“古来万事皆虚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诗人最后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才是永恒的,可以无限取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描绘一个奇幻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创造出一个无比壮丽的艺术世界,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这首诗不仅是一部优美的游记,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