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在唐山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钢结构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计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钢结构建筑与钢铁产业协同发展的未来方向和新型举措。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加快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在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钢结构建筑以其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逐渐崭露头角。今后,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将成为我国建筑产业链提质升级的新动力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交流参观环节,与会嘉宾走进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见证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神奇魅力。一座全装配式钢结构研发楼在短短20天内完成从破土动工到内外装修的整个过程,展示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造奇迹。
这座研发楼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的模式,实现了建筑工地变身“绿色车间”。施工现场通过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一体化装修,实现了“建造房屋”向“制造房屋”的转变。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减隔震技术也令人印象深刻,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晃动幅度,避免次生损害。
除了建造速度的提升,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居住品质上也有显著优势。墙板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模块化幕墙则是光伏+光热一体幕墙,配合光伏百叶窗,提升了建筑的节能性能。室内采用先进的新风系统、低压辐射地板采暖系统和家居智能化系统,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在会议上,钢铁工业协会决定将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永久落户唐山,这再次凸显了钢结构建筑产业的重要性。唐山市作为钢铁产业全球领先的城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底蕴和广阔的钢结构建筑应用市场,具备发展钢结构建筑产业的良好条件。
目前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综合成本优势不足、上下游协不强、缺乏产业链龙头企业等。与会专家指出,要突破这些制约瓶颈,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力,激发创新活力。也需要加强支持和人才培养,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的副武振呼吁建筑业走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特别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他认为,要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最小化、品质最优化,需要应用系统思维考虑建筑业,实现基于供应链的设计和面向制造与安装的产品设计。
钢结构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推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也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维,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钢结构建筑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