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犁哈萨克族的婚礼舞蹈:新娘在马背上展露舞姿
在伊犁的哈萨克族婚礼上,新娘在马背上跳起欢快的舞蹈,“姑娘追”活动精彩纷呈。这是哈萨克族特有的马上体育娱乐活动,不仅展现了马背上的优美舞姿,更融入了深深的文化情感。该活动在婚礼、节日等喜庆场合尤为盛行,于2009年4月25日被列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揭阳的龙舞盛宴:乔林烟花火龙
乔林烟花火龙,俗称“烧龙”,是广东揭阳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活动。起源于明代,作为传统龙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其风格粗犷、威猛,展现了龙文化的独特魅力。每年的一定时期,人们会通过这种舞蹈形式来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
纳西族女子的羊皮披肩:七星羊皮披肩的象征意义
在云南丽江,纳西族女子的羊皮披肩是独特的文化符号。这种名为“七星羊皮披肩”的服饰,象征着纳西妇女肩负日月、背负星星的勤劳与吉祥寓意。披肩上的图案和装饰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豫晋地区的非遗传承:打铁花表演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表演,也是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种源于北宋的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在铸造器皿的过程中被发现并传承至今,开封打铁花更是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每逢节日或庆典,人们便会欣赏到这场充满古老韵味的打铁花表演。
苗族银饰:多元文化的交流载体
苗族银饰是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苗族银饰种类繁多,包括头饰、颈饰、胸饰等,由苗族银匠精心制作而成。这些银饰不仅是美丽的艺术品,更是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泉州海洋文化的缩影:蟳埔女的簪花围
蟳埔女保留着丰富的闽南传统习俗,她们爱戴花,头上的簪花围是泉州海洋文化的缩影。这一传统体现了蟳埔女的勤劳质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非遗项目,体验半日簪花女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习俗。
剪纸艺术:装点生活与传承文化
提供者:武汉大学剪纸艺术协会(学生)供图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武汉大学剪纸艺术协会的学生作品融入了学生们的创意和智慧,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其中一幅作品呈现了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樱花美景,另一幅则呈现了两只正在玩耍的熊猫。这些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文化性。
泥人张彩塑:天津的民间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