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古观象台的副台长肖军在接受采访时解释,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朔望月”,也就是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这个周期的平均时间是29.53天。这个数值只是一个平均值,因为月亮环绕地球的公转速度有时候会快一些,有时候会慢一些。
肖军进一步解释,“朔望月”的周期有时会达到将近一个月加上近二十个小时的时间长度,有时则可能只比一个月多出几分钟的时间。农历的计算标准是“朔”一定是在初一,“朔”之后的约十四天十八小时就是月圆之夜也就是“望”。月圆的时间会根据具体情况在农历十五、十六或者甚至十七都有可能。今年中秋节的月亮正是在十五晚的时候接近圆满的状态。最佳观赏时刻为夜晚七时多至凌晨时分。也有资料显示今年中秋节的月亮在实际上并非最圆时刻出现在中秋当天,而是在中秋节后的一天达到满月的高峰期状态。“综合上述因素,“朔望月的变化是造成月圆之夜有时早一天出现的原因之一。尽管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影响我们中秋赏月的氛围和心情。”肖军表示。另外据媒体统计显示近十年来中秋节的月亮呈现十五圆三次十六圆五次十七圆两次的现象表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具有自然的规律性和变化性同时也有趣的是连续三年的中秋节(自今年开始算起)我们欣赏到的都是“十五月亮十六圆”。天文专家解释这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自然界中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微小的波动所以才导致了这种连续出现有趣现象的现象让我们继续探索天文世界奥秘不断开拓我们对宇宙的无限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