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

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

(1)砂、石的性质变化及其对混凝土的影响

砂和石的含水率会受到其所在区域和进料时间的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产生变化。当砂的细度模数出现0.2的变化时,砂率也会随之调整1%-2%。若砂石的级配不合格或采用单一级配,砂率应适度提高2%-3%。石子最大粒径降低一个等级,同样会导致砂率变动2%-3%。若砂中的针片状含量增加,当其变化约5%时,砂率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砂子含石量的变化以及含水率的大约2%的波动,都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例如,单方混凝土中砂子用量为800kg,当其含水率变化2%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可能会浮动40-60mm。生产混凝土时,应密切关注砂、石的含水率变化,并据此调整用水比例。质量控制人员应经常检查原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

(2)胶凝材料用水量的波动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一个关键参数。如果这一参数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室的复试可以发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微小波动(如0.1%),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用水量的大幅变动(3-5kg/m3)。矿物掺合料的需水量受其等级、厂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掺合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例如,粉煤灰需水量的1%变化,可能会影响减水剂的减水率1%,以保证混凝土初始坍落度的稳定。

(3)外加剂减水率的变化及其对混凝土的影响

外加剂的减水率变化对混凝土用水量具有显著影响。当减水率较高时,用水量会减少,水胶比降低,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如果减水率过高,混凝土对用水量的变化会变得非常敏感,控制和调整难度加大,容易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4)坍落度损失的变化原因

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运输距离、时间、气候变化以及施工速度等。在炎热条件下,混凝土混合物的需水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运距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或气候的干燥,都可能导致坍落度的较大损失。在夏季气温高于20℃时,温度每增加10-15℃,可能需要增加用水量2%-4%或增加外加剂的掺量0.1%-0.2%。

(5)现场施工的需求与调整

施工现场的情况多变,不同部位的浇筑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为了利于收尾或因为泵送距离缩短,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坍落度。针对其他施工需求或见解,欢迎留言共同讨论。


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