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营养师原创内容,欢迎转发】
食物分量与营养知识的深度解析!全面数据公开!
对于食物的分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膳食宝塔中,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已经重新标注。对于食物生重和熟重的换算,以及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把握,仍然有许多疑问。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关于食物的生重和熟重。膳食宝塔中所推荐的食物重量,都是指生重。这是因为食物在烹调之后,重量和体积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煮饭时加一点或少一点,熟饭的体积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是煮成粥或糊糊,那重量变化就更大了。生肉变成熟肉,体积和重量会有大幅度的“缩水”。
那么,如何把握食物的生重呢?这就需要一些常用的数据和理解要点。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按照标准烹调程序烹调时,生熟比例误差较小。100克籼米蒸出来的熟米饭大约是250克。杂粮因为带着种皮烹调,吸水膨胀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提前浸泡、烹调时间长或者使用压力烹调,都能使更多的水进入到杂粮籽粒的内部,从而增加熟饭的重量。
除了粮食,其他食物也有其特定的生熟比例。例如,挂面是干燥后制成的,含水量与面粉相当,所以100g面粉约等于100g干挂面。但具体数量还会受到面团软硬、烤制时水分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肉类、鱼类、薯类、水果等食物,也有其独特的生熟换算规则。例如,100克瘦牛肉煮成酱牛肉后,重量大约为60克。但这只是个大概的数,具体的成品率还与肉的老嫩程度、烹调时间、烹调方法等因素有关。
强调一点,膳食指南所说的食物重量都是“可食部”的重量,即扔进垃圾桶的部分,如鸡蛋壳、苹果核、鸡骨头、鱼刺等,都不算入内。
掌握食物生重和熟重的换算规则,以及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对于指导我们的日常饮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2022版《居民膳食指南》中的相关内容,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保持健康。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一起为健康饮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