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的谜样终章
究竟
谁的手
成语发音:lù sǐ shéi shǒu
成语解释
“鹿”常作为争夺目标的象征,此处用以比喻权力的争夺。原意是用来形容不知会落在何人手中,现在也常用于形容在竞争中无法预知胜负的情形。
成语辨析
近义用语:竞相角逐、斗智斗勇
反义短语:携手共进、和平竞争
成语的出处
源自《晋书·石勒载记下》中的一句:“朕遇光武,当并驰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此句意指不知将落入谁人之手。后来,这一成语也被用来描述无法预知胜负的比赛或竞争。
典故背后的故事
在东晋时代,后赵的皇帝石勒在一次宴会上与臣子徐光谈论自己的功绩。当石勒自问与古代帝王相比如何时,徐光对其赞誉有加,称其才智超过汉高祖刘邦和魏太祖曹操。但石勒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到如果遇见光武帝刘秀,他将与之在中原一决雌雄,也就是不确定谁能最终胜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