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上课间,当我向两位中学生询问前日下发的资料时,一名学生急忙翻起书包,动作之中所透露出的一幕令人深深触动——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混乱。
书包内,书籍、试卷、学习资料混杂一堂,如同冰山一角陷入海洋的场景,有些物品只露出部分,而大部分则深藏不露,无论如何寻找都难以捉摸。经过一番翻找后,他无奈地决定将书包内的所有物品倾倒而出。于是,地上顿时变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杂货铺,文具、零食、手表、试卷等散落一地。
我虽惜时如金,且对秩序有些许的执着,但眼前景象仍让我停下了教学进程。我明白收拾书包看似小事,实则蕴重要的道理。
整理不仅仅是关于卫生与健康。更深层次上,这是对事物有序性的追求。当一切被有序地安置时,笔不会轻易划破纸张,墨汁也不会误染书页。人们面对整洁的环境时,自然而然地产生敬重之情。
以一本整洁无痕的书为例,当你捧起它阅读时,仪式感会自然增强。你甚至会不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手是否干净。
整理书包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如同其他整理工作一样,整理书包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取用。这需要学生对自己的课程安排了如指掌,对过去的学习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合理规划业余时间,并学会分类整理。
使用文件夹、文件袋、标签贴等工具来辅助整理是必要的。这种整顿工作从一开始就带有庄重的意味,体现了对书本、文具乃至学习的敬意。
这种整顿工作既是梳理和复习的过程,也是再次启程的决心体现。在新的一周或新学期开始前,与学生一起整理书包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仪式感本身就是认真学习的开始。
学习时需专注认真,玩耍时则要尽情投入。但现实中,许多孩子会将玩具、零食偷偷带入书包和课堂。这反映了对玩具和零食的依恋。要使书包内保持整洁,首先要舍弃掉无关的物品。
这一步对孩子来说是一次自我管理的挑战。但若能迈过这一关,便意味着自控力的提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整理书包是个人学习和生活安排能力的体现。为了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和空间,必须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率。自律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小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背后是自律能力的培养。
对各科目学习的重点难点要有清晰的认识。比如有的孩子试卷整理得井井有条,错题标记明显,复习时得心应手。而有些孩子的书包内资料杂乱无章,新旧混杂,这不仅影响学习效率,也反映出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要求的问题。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小的书包也映个人的管理能力。一个能够把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人,未来在处理复杂事务时也会表现出色。因为这背后体现的是个人的卫生习惯、时间管理能力和处理学习与生活、学习重点与难点的能力。
司南老师,一位古典文学硕士、语文老师、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持有人、儿童语文教育专家和司南语文创始人。她坚信“语文是点亮生命的那盏灯”,并倡导“拒绝套路,拥抱灵性”的作文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