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影视界,关于“翻拍那些事儿”可谓是一言难尽。稍有不慎,翻拍作品就可能会沦为笑柄,被大众所嘲笑。但在当下,翻拍作品泛滥成灾,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个人堪称翻拍界的巨匠与高手,他就是鬼才导演徐克。
不论故事多么经典,只要落在徐克手中,他总能推陈出新,再造经典。他拍摄的四大爱情故事中的两部——《青蛇》与《梁祝》,就是最好的证明。
梁祝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徐克却擅长拍摄这种传统认知的故事。在他翻拍的《梁祝》中,祝英台不再是我们熟知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形象,而是一个活泼好动、样样都不会的学渣。她为了逃避与马家的婚姻,女扮男装进入书院学习。
在书院里,祝英台结识了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他们之间的故事仿佛是一部校园爱情喜剧,充满了青春与纯真。他们的爱情悲剧源于那个时代的观念和思想。
徐克导演的《梁祝》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并未过多描绘马文才这个角色,因为在这部电影中,马文才的存在并不重要。梁祝的爱情悲剧,归根结底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当祝英台得知自己心爱之人离世后,悲伤过度的她在嫁往马家的路上,选择跳入梁山伯的坟墓。影片以蝴蝶隐喻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他们最终得以自由。
影片实际上展现了两个时代的悲剧。除了梁祝的爱情故事外,还有祝英台的母亲当年的故事也是悲剧之一。如果祝英台的母亲当年勇敢一些,选择与世俗对抗而不是妥协,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我们并不知道答案,但我们知道的是,世间的爱情从来都不易,能厮守一生的爱情更是难得。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世俗的眼光、门当户对、利益都是爱情路上永不会消失的“绊脚石”。毕竟,有情人难成眷属才是世界的常态。对于那些的恋人来说,如果没有任何外界阻力,就已经是上天特别的恩赐了。
徐克导演的《梁祝》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他成功地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梁祝故事的认知,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版本。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梁祝二人之间的爱情悲剧,还深入探讨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观念和思想对人们命运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