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黄六月热到冒烟”是一句形象生动的俗语,用来形容中国农历五六月(大致对应公历的6月到7月)期间酷热的天气。这个说法里包含了两个关键元素:“五黄”和“冒烟”。
首先,“五黄”并非指数字五和颜色黄,而是特指农历五月和农历六月。这两个月正值初夏末、盛夏,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农历五月常与“毒月”相关联,而农历六月则是“暑月”,这两个月份的叠加,意味着天气不仅热,而且常常伴随着高湿度和强烈的日照,体感温度极高。
其次,“冒烟”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天气的炎热程度似乎达到了沸点。在极端高温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大量聚集,形成热浪,让人感觉仿佛空气都在冒烟。这种描述虽然夸张,但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酷热天气的感受。
因此,“五黄六月热到冒烟”这句俗语,不仅描绘了特定时间段的炎热气候,也反映了人们对夏季酷热天气的一种普遍感受和记忆。它通过形象的比喻,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能理解到这段时间的天气状况,是一种富有地方色彩和民俗特色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