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跃层和复式这两种改善型住宅受到了广泛关注。不论是在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它们始终无法撼动大平层的地位。
跃层和复式户型以其挑高的空间感和更大的实得面积赢得了不少刚改购房者的青睐。与纯改善型的大平层相比,它们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
跃层和复式通常是通过利用垂直空间来增加面积,一个标准楼层内可能居住2至4户,这就导致了公摊面积较大。相比之下,大平层的标准楼层通常只有1至2户,其单层面积远远大于跃层和复式户型,整体空间感更为宽敞。
在小区地块的利用效率方面,跃层复式楼栋往往高于大平层。这也意味着在公共设施、园林景观、楼间距、容积率以及梯户比等方面的品质感可能不如大平层。
总体而言,跃层和复式小区仍然带有一定的刚需色彩,更适合刚改客户。与纯粹的改善型大平层小区相比,它们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于跃层和复式结构的上下两层,购房者常常需要进行搭板以扩大空间。如果不进行搭板,跃下的单层面积可能无法容纳三个卧室。许多家庭只能牺牲挑空区域进行搭板,将动区置于跃下,静区置于跃上。
这种上下两层结构必须通过楼梯连接,业主和家人每天需要频繁上下楼梯,体验感并不佳。对于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这种结构并不像大平层那样友好适用,存在崴脚、跌倒等风险隐患。
在二手房市场上,跃层和复式的受众主要是刚需客户和刚性改善客户。这些客户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在选购时会有诸多担忧,比如原房东搭的楼板是否稳固、是否需要重新搭建以及成本问题等等。
当跃层和复式户型流入二手房市场时,买家对户型和价位的认知有限,由此产生的不信任感高于普通刚需户型和大平层。而大平层的买家通常是实力较强的改善买家,对价格不太敏感,因此在流通性和保值率方面要优于跃层和复式结构。
跃层和复式结构的户型无论在小区定位和品质、室内居住体验、保值性和流动性方面都无法与大平层相提并论。它们可以作为大平层的平替产品,但很难取代大平层在改善市场中的王者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