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为什么要用星三角启动

为什么要用星三角启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启动的瞬间,通常需要数秒,通常是1到3秒。启动时的电流是电机稳定运行时的电流的4到7倍。对于大功率的电机来说,启动电流会对周围的负载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的方式来降低启动电流。

我们的变压器提供的功率是一定的。当马达的启动电流增大时,由于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如果电流突然增大,电压也会瞬间下降,这会导致其他负载失去电力。这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其他设备的一些现象,比如照明灯变暗,交流接触器工作不稳定,旁边的电机转速下降。我们需要进行降压启动。

降压启动是通过一些启动设备将电压降低后,再施加到电机的定子绕组上进行启动。待电机启动后再将其电压恢复到额定电压,让其正常运行。星三角降压启动是通过先让马达以星型接线方式启动,降低电压,待马达转速提升后,再切换到三角形接线方式,全压运行。

星型接法(Y接法)是将三相电源的三个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点(中性点),从始端引出端线作为相线。而三角型接法(Δ接法)则是将各相电源或负载首尾相连,然后引出三个相连地点作为三相电的三个相线。对于3KW以下的电机通常采用星型接法,而4KW以上的电机则采用三角形接法。

了解这两种接法后,还需要知道它们之间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所谓的线电压指的是相(火)线之间的电压,相电压则是绕组两端的电压。同样地,线电流指的是相(火)线上的电流,而相电流则是流经绕组的电流。在理解了这些概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原理。星三角降压启动实际上是降低了马达的相电压(即马达绕组承受的电压)。假设接入的是3相380V的电源,星型接法的相电压为220V,而三角形接法的相电压则等于线电压,为380V。星型接法实际上是降压运行,而三角形接法则是全压运行。星三角降压启动是通过降低马达的启动电压,牺牲一部分马达转矩,从而实现减小启动电流。

根据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星形接法的电流和转矩为三角形接法的三分之一。马达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3UIcosΦ,其中U是线电压,I是线电流,cosΦ是功率因数。星型接法时,线电压为380V,线电流等于相电流。而三角形接法时,线电压仍为380V,但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倍。从三角形接法转换为星型接法时,电机的电流和功率都会降低三倍。这意味着星三角降压启动适用于轻负载电机的启动,如风机和泵类负载。但对于重负载电机来说,星型启动时马达承受的转矩较大,绕组承受电流较大,容易导致线圈绕组烧毁。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电机都适合进行星三角降压启动。有些电机的铭牌上会标注(Y)380或(Δ)220的字样,这表示该电机的线圈只能承受特定的相电压。这种电机不适合进行星三角降压启动。在进行接线前,一定要记得拆掉马达原来的短接片。如果不拆掉短接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在设定启动时间时要根据负载来决定。对于重型负载,时间可以适当短一些;而对于风机、水泵类的负载时间可以稍长一些。最后在进行接触器与电机连线时一定要区分好相序以避免出现错误接线的情况。


为什么要用星三角启动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