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片人这一头衔,尊贵而富有责任感。因为“Producer”一词,寓意着制造者、引领者的含义。制片人不仅是一位企业家与艺术家的完美结合,更是电影工业和艺术积累的坚实支柱。
经过细心梳理,以下所列举的好莱坞最高票房的金牌制片人,他们不仅是电影的制造者,更是多面手、策略家、守序者,甚至有时是话痨和财迷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这些仅仅是他们基本能力的冰山一角。
制片人必须是个“多面能手”,如同重庆方言中的“全挂子”,无所不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掘出优秀的故事,驾驭才华横溢的导演,同时掌控整个创作、生产和销售链条。
让我们今天重点关注其中一位典型的金牌制片人——排行第二的杰瑞·布鲁克海默。2013年9月,他荣获了电影科技学会的“电影艺术成就奖”,成为近27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纯制片人。
至今,布鲁克海默执导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超过160亿美元的票房佳绩。他的作品如《海盗》系列、《宝藏》系列、《珍珠港》、《公敌》和《空中监狱》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他还成功打造了多个系列网络剧,如长期热播的《犯现场调查》系列。
作为制片人,他的参与程度之深令人赞叹。他曾在采访中表示,他会参与整体策划、选角、读剧本、批示、观看片段、音乐制作等各个环节。而他的付出远不止于此,他还会监督每一个镜头的拍摄,对每一个创作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在电影的发行、推广和营销方面,布鲁克海默也是竭尽全力。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对市场做出精准判断和决策,这也正是他得到业内人士广泛尊重的原因。
比如,布鲁克海默为迈克尔·贝执导的《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等影片都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然而在2005年,当迈克尔·贝选择与梦工厂合作而非与布鲁克海默合作时,他执导的《逃出克隆岛》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再如,在海盗题材电影一度陷入低迷之时,布鲁克海默却敢于投入重金让这一冷僻题材焕发新生。《海盗》系列让原本处于不温不火的约翰尼·德普一跃成为一线巨星,这也充分展示了布鲁克海默独到的眼光和卓越的制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