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山东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焊工管理室的高级主管,肩负着建设车间一线的焊接生产任务长达十六年之久。
他深信“一勤天下无难事”的道理,持续在装备制造的焊接工艺上寻求突破与优化。他荣获了“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及“齐鲁工匠”等多项荣誉,他的名字已然成为了设备制造领域的一面旗帜。
研发智能焊接机器人
实现“焊缝焊接”一键操作
自2007年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山东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一线焊接车间。在设备制造过程中,他遭遇了小体积焊接的挑战。他需进入空间狭窄的区域进行焊接作业,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对此,他渴望开发出一款体积小而功能齐全的焊接机器人来满足工作需求。
经过不懈努力与团队夜以继日的奋战,2020年3月,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款高度集成的焊接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一经问世,便连续完成了4000多米的焊缝焊接,且合格率高达100%。
为这款机器人取名为“霹雳鼠”,寓意其小巧灵活的特点。这款机器人不仅代表了对近距离焊接的深刻理解,还体现了他对工人安全与工作效率的关心。
随着“霹雳鼠”的成功研发,进一步推进了“智能焊接机器人”的开发工作。尽管铝材焊接时因反光严重导致机器人识别困难是最大的挑战,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续的研究,最终实现了自动化焊接技术的突破。
优化考核标准 激发年轻焊工潜力
智能焊接机器人的引入不仅改善了焊工的工作环境,还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焊工工作量积分制考核评价与管理标准,这一创新体系不仅平衡了不同焊接任务的绩效分配,还激发了年轻焊工的工作热情。
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重视年轻人才的培育。“我们宁愿暂时牺牲比赛成绩,也要确保团队建设的科学合理。”在一次团体比赛中,他特意安排了“00后”焊工参与,比赛后这些年轻焊工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备受尊敬的“齐鲁工匠”,的经历见证了他与海阳事业的共同成长与进步。他的专业能力和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不仅诠释了他的职业价值,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