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红楼梦葬花吟原唱

红楼梦葬花吟原唱

西方油画中的天使羽翼之谜

活环屈身,侧身展玉羽人形

西夏博物馆藏雕塑述说古老传说

——张惠教授(广西大学文学院)

在《红楼梦》中,我们读到林黛玉那句脍炙人口的“愿奴胁下生双翼”。许多解释都简单理解为“我渴望能有一双翅膀”。为何选择“胁下”为生翼之处?这一细节蕴含了深意。汉字“胁”字源自战国时期,原形多与肉(后作“月”)相关。它不仅指从腋下至腰上的部分,更因两胁夹于两臂之下,衍生出、的含义。在作为名词使用时,“胁”有三重含义:一为身躯两侧自腋下至腰的部分,二为肋骨,三为旁边之意。“胁”与“肋”在特定语境中相互关联,如《史记》中的描述,展现了结构的细微差别。若林黛玉真的在胁下生出翅膀,或许我们会觉得过于奇异而避而不谈。

我们通常认为,翅膀从肩上生出最为合理且美观。但让我们探讨一下,“肩生双翅”的起源是什么?西方油画如法国让·巴蒂斯·热鲁兹的《丘比特》与布格罗的《天使的歌》,天使的羽翼皆从肩上生长。这或许因与鸟类的构造相似,让我们误以为人类生翼也应当如此。

回望古典文学与文物,却呈现出另一种景象。“胁生双翅”的描述在传世文献与文物中屡见不鲜。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及西夏博物馆的雕塑都证明了这一点。早在商代,江西新干县的大墓中就出土了“活环屈蹲侧身玉羽人”,其羽翼正是从胁下至腰出。

深思熟虑后,我们认为的“胁生双翅”更为合理。从生物学角度看,鸟类的翅膀为适应飞行而进化,其翼骨轻且薄,呈蜂窝状以减轻重量。若人类在肩胛骨处生翼,那么相应的骨骼也应是中空的,但这将影响手臂的强度与灵活性。相较之下,的“胁生双翅”位于身体中部,既不影响双臂活动,又使重心低、起飞动力小、飞行省力。道家典籍《抱朴子》便描绘了修仙者身长羽翼的情景。

“胁下生双翼”的描述与林黛玉的性格紧密相连。若将“胁下”改为“肩上”,虽平仄无误,但与林黛玉的形象大相径庭。林黛玉的《葬花吟》不仅展现了她宁折不弯的性格,更体现了她性格中的刚烈一面。一双从“胁下”生长的翅膀,象征着她的坚定与力量,恰如她诗中所述,“随花飞到天尽头”的决心与勇气。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愿奴胁下生双翼”,不仅承袭了古典文化中“胁生双翅”的传统,更是对《红楼梦》开篇所述的仙子形象的呼应。她的生魂可入“太虚幻境”,本身就是一位仙子。此细节更是塑造出如黑格尔所说的独特的“这一个”典型性格。


红楼梦葬花吟原唱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