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与宝钗:贾家的需要与宝玉的选择
贾府日渐衰微,王熙凤身陷,李纨虽尚德但不尚才,探春远嫁他乡,府内无人能够担起管理荣国府的重任。宝钗的才干凸显出来,她协理过府内事务,见识主张皆佳,尤其擅长权衡之术。虽不能说黛玉没有管理才能,但其孱弱多病的身体难以担此重任。
更为重要的是,宝玉需要宝钗。这里的需要,并非仅仅指宝玉个人的情感倾向,而是贾府对宝玉身份的定位需求。宝玉作为贾府嫡孙,虽聪明灵慧,却是乖张、生情怪谲,显然不愿承担振兴贾府的责任。
为了扭转宝玉的思想,改变其三观,即“规引入正”,最好的办法便是为他寻一位美丽且能劝谏的妻子。贾政的板子与王夫人的眼泪均已试过,毫无效果。只能抓住宝玉的“好色”与天生的“痴情”,用美丽女子来引导他。
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基础是三观一致,他们互相尊重、包容。但黛玉在除爱情外的其他方面的观点上并不宝玉认同自己。黛玉并非将宝玉“规引入正”的合适人选。而宝钗则不同,她善于劝导,对宝玉更是抓住一切机会劝谏,即使受到冷淡也在所不惜。她是理想的贾家媳妇,最适合宝玉的贤内助。
在决定宝玉婚姻的因素中,爱情并未成为选项之一。贾家需要的是能够辅佐宝玉、管理府内事务的儿媳,而非仅仅是情感上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宝钗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