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皮山县科克铁热克镇,是我深深眷恋的家乡。
去年六月,我结束了在上海的职业生涯,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期待回到了这里。回首过去的一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风沙少了,天空变得更加湛蓝。
记忆中的沙尘
我从小在沙漠边缘的村落长大,那些被狂风卷起的沙尘,成为了童年最为鲜明的记忆。特别是在春秋季节,风沙会变得格外频繁,而每一次的沙尘暴都让人心烦意乱。黄沙弥漫的天空,沙土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这成为了儿时难以抹去的痕迹。
那时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难见蓝天。
在2019年,我考入上海的一所学校,毕业后留在了这座繁华的城市工作。虽然上海的现代化让我眼界大开,但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却从未消散。
归乡的决定
去年六月,我回到家乡探亲。看着年迈的父母,我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加之自己也到了适婚的年纪,我毅然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决定回到家乡参与建设。
回到家乡后,我惊讶地发现这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风沙少了许多,天空变得湛蓝明亮。从秋天到冬天,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晴朗的天空。
沙漠的绿色守卫
不久前,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又一历史性时刻——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圆满完成。这项工程对于家乡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能够保护我们的家园免受风沙侵袭。
我有幸参与了这项工程的建设,与乡亲们共同完成了这个长达3000多公里的沙漠“围栏”。虽然那段日子里白天酷热难耐、晚上气温骤降,但大家热情高涨、毫无怨言。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正在为改善环境、为子孙后代谋求福祉。
站在沙漠高处沙丘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高立式草方格牢牢地固定着黄沙,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里吹来的风也变得温柔了许多。
生态梦想的传承
在这半年里回到家乡的日子里我深刻认识到风沙对家乡的影响和危害。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勤劳和勇气来守护这片土地。
我的父亲一生都在致力于防沙治沙的工作。现在我决定继承他的事业为家乡的生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当我看到朋友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他们在我所生长的那片土地上的感受时我都感到十分满足。因为我知道这些变化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从黄沙漫天到蓝天常在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份变化让我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和信念。
[以文本中体现的意义来看]这更是一种生态奇迹、心灵的净化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