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艺流程知识清单及答题策略
二、化工流程题的结构特点及知识要点
原料预处理与元素提取:
1. 酸浸:通过溶解和去氧化膜等步骤,使可溶性的离子进入溶液中,同时去除不容物。
2. 碱浸:利用碱液去除油污(酯)、溶解铝、二氧化硅、氧化铝等,使可溶性的离子进入溶液中,同样去除不容物。
3. 水浸:原料与水反应或溶解,使原料变成离子进入溶液。
4. 研磨(雾化、粉碎):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5. 灼烧(焙烧、煅烧):使物质高温分解或氧化去除杂质,改变物质结构,使其能溶解。
6. 加入其他物质:如有机物醇、四氯化碳、无机盐等,用于反应或溶解。
控制反应条件:
1. 溶液的PH值:提供酸碱性环境反应,抑制或促进离子水解等产生沉淀便于分离。
– 调节PH的方法:选择能与H+反应且不引入新杂质的物质,如:CuO、Cu(OH)2、Cu2(OH)2CO3等。
2. 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方向,对物质的稳定性和挥发性有影响。需根据具体反应选择合适的温度控制方式,如水浴、沙浴、油浴等。
3. 氧化剂(还原剂)(电化学):用于生产目标产物或去除某些离子。
4. 其他条件:如浓度、压强、催化剂、隔绝空气等,根据具体反应选择合适的条件。
分离提纯的方法:
1. 过滤:通过一贴二低三靠四洗的步骤进行,目的是去除晶体表面的杂质并提高产率。
2. 结晶(重结晶):根据溶质在溶液中的单一性,选择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的方式进行提纯。
3. 萃取(分液):当混合物加入有机试剂后能分离时,且题目信息涉及溶解度不同时考虑使用萃取法。
4. 蒸馏(分馏):涉及沸点不考虑使用蒸馏法分离混合物。
化工流程答题思路及规范:
1. 粗读题目,了解目的和提供的新信息。
2. 分析箭头,理解反应过程。
3. 细分析,看措施,推用意、理关系。结合题目要求和设问进行分析和判断。
4. 精准和规范地填写答案,使用正确的化学用语。
三、规范答题思路及常用表述:
1. 增大原料浸出率的措施:搅拌、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等。
2. 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3. 控制pH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从滤液中提取晶体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溶液配制、灼烧、蒸发、过滤用到的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6. 其他常见操作如洗涤沉淀、检验离子是否沉淀完全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 根据具体反应选择合适的气体氛围以抑制某离子的水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