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南方冬至有什么风俗

南方冬至有什么风俗

新华社客户端北京时间XX月XX日电(记者XXX)

“冬至如期至,新春序渐开。”冬至作为冬季的标志性节气,也是一个深受人们重视的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人眼中,冬至代表着阴阳转化的关键时刻,是新一轮自然循环的开始,被视为大吉之日,“数九”也从这一天正式开始。在这一天,饺子、汤圆等食物成为了传统的“节令美食”,象征着新年的到来。

资料显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应于公历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最南端。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使得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最短,尤其是在北方的地区,白昼更显短暂。这也正是由于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导致地面吸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天气变得寒冷。冬至开始的“数九”,每个九天代表了一个新的周期。到了九九之时,气温回暖,春意渐浓,仿佛“九九艳阳天”。

根据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冬至作为阴阳交替的重要节点,也被赋予了“冬至一阳生”的特殊意义。冬至也决定着闰月的设置标准。

那么它为何又被叫做“冬节”呢?

一直以来,冬至都被视为重要的节气之一,又被誉为“冬节”“贺冬”。古代的周代以正月为现今的十一月,并选择冬至作为岁首过年,所以过冬至节与拜岁并无二致。西汉时期采用夏历后,正式将正月与冬至分开。古代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间的阳气逐渐增长,象征着新的循环的开始。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也在此时举行。

从魏晋时期开始,冬至也被称为“亚岁”。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父母长辈表达敬意和祝福。到了唐宋时期,冬至与岁首的地位相当重要。书中如此描绘过冬至的场景:“即便是生活并不宽裕的人家,在这一天也会更换新衣、准备饮食,用以祭祀先祖。”明、清两代皇帝会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冬至郊天。百官也会向皇帝递交贺表以示庆祝。

那么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都有哪些习俗呢?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冬至自然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在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而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则是吃汤圆的风俗。但在山东滕州等地,人们会在冬至这天喝羊肉汤以驱赶寒冷。同时江南水乡则讲究冬至之夜全家团聚一起吃赤豆糯米饭以求平安健康。除此之外苏州等地还有饮用冬酿酒的习惯那是一种加入桂花酿造的米酒而老百姓们则会一边品尝着卤牛肉等各种卤菜一边欢声笑语地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在“数九”开始后民间还流行着填绘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每逢冬至夜时一幅精美的九九消寒图便开始了它的历程等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春回大地一幅精美的消寒图也宣告完成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北风凛冽大地银装素裹民俗学专家萧放在《二十四节气与民俗》中提到:“冬至是重要的时令节点人们围绕其举行一系列的季节仪式。” 这就是我们为何如此重视冬至节的原因它不仅仅是一种节气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综上所述正是我们这个拥有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关于冬至的各种风俗和文化的体现。(完)


南方冬至有什么风俗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