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子新篇》
孔子行至东边,恰逢两小儿争论不已,遂问其缘由。一童子言道:“我觉日出之时,其与人间近在咫尺,至日中时分则遥之矣。”另一童子则言:“我觉日出之际甚为遥远,然日中时却近在眼前。”前一位童子又言:“初日升腾,其大如车盖,至日中则似盘盂般小,岂非远者显得小而近者显得大吗?”后一位童子接着道:“初日之时,气候凉冷如沐清风,而日中之时如探热汤,难道不是近者热而远者凉吗?”
孔子听后,亦难定其真伪。两小儿见状,笑而答曰:“何人敢自称博学多才,尽知天下事?”
孔子游历东方之地,偶见两个孩童正热烈争辩。他便驻足倾听,欲知其争论之源。一孩童声称:“太阳初升时更近我们,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温暖与光芒。”另一孩童却反驳说:“其实我认为太阳初出时更远。”他继续补充:“就像刚升起的太阳犹如巨大的车盖,但到了中午则变小如盘盂,这不是距离感的表现吗?”另一孩童补充说:“不仅如此,初日之时,天气清冷如水墨画中的描绘,而中午时分阳光如探汤之热,这难道不是距离带来的温度差异吗?”
然而孔子却无法断定谁对谁错。两小儿见状亦觉得十分有趣,互相看了看,随后微笑说:“哪有什么绝对的智慧?只能说我们都略知一二而已。”这一趣事令人深感好奇和启示:真正的知识并不是单纯的辨别是非黑白,更是不断求索、虚心接受各种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