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经营管理中,固定资产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涉及厂房、生产加工设备、船舶车辆以及办公电脑、家具、电器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其运营效率会影响企业的实际产出和资金流转。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控制度,确保资产的使用、保管、处置等流程的规范和高效运作。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固定资产管理上的疏漏,引发各种问题。如果管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员工利用管理漏洞进行舞弊行为,增加企业的损失和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企业内部和财务内部两个方面来审视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问题一:是否必要采购固定资产?在考虑是否需要采购固定资产时,企业需深入分析采购的必要性。管理层在审批采购申请时不仅要考虑需求的合理性,还要评估采购的必要性。例如设计部提出的手绘板需求是基于具体工作内容考虑的合理需求;财务部提出的采购需求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符合公司的实际需求和长远规划。每个部门的采购申请都应明确阐述采购原因和必要性。在充分了解当前企业资产状况的基础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判断采购的必要性。只有当现有资产无法满足部门需求时,才考虑采购流程;如果企业有符合条件的闲置资产,可以考虑优先使用或调配闲置资产,避免不必要的采购。这一环节的把控有助于提升资产利用率、减少资金支出和成本负担。忽视采购必要性的判断可能导致资产重复采购、资金占用和运营效率降低。
问题二:是否针对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各环节进行管控?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涉及采购入库到报废变卖的全过程。企业需要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减少风险及损失。这需要在每个环节中设定相应的控制机制。例如建立供应商清单以规范采购行为;在入库阶段实施编号管理并进行登记核对;在领用阶段严格提交申请、审批及领用登记流程;在日常维护和更新改造中制定相关计划并评估资产状况。资产的报废或变卖需经过审批以避免损失。确保各环节都有制度和流程控制,合理设置审批环节并加强对异常现象的敏感性。这样可以避免无审批、审批不严格或越级审批等情况出现,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并减少潜在风险。
问题三:是否将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责任落实到部门?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现有部门。例如针对服务器及设备的公司需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轻资产企业则由行政部或运维部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入库、领用、保管、报废等工作,每项工作都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还需要定期盘点和清理固定资产,包括数量清点、丢失情况查看、资产使用及存放情况的明确等。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加入到绩效考核中,能加强部门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问题四: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完善?固定资产的变动需在财务账表中反映。启用固定资产模块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有助于财务人员了解当前的固定资产情况。但确保固定资产入账及后续变动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需要关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获取准确的采购时间、是否在用、原值等信息并以采购申请、等作为依据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按照使用部门的不同将折旧费用计入不同会计科目并确保账实相符。针对已提足折旧的资产进行清点并核实其使用情况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沟通后续处理方案。若企业存在前期固定资产漏记或错记的情况需协同相关部门进行盘点并核对差异寻找原因收集相关凭证作为调账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