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此电路图,请悉知,它详细展示了稳压电源的构造与性能。稳压电源的参数为:输出电压Uo恒定为9V;最大输出电流Im可至400mA;电压调整率Sv仅为0.5%;负载调整率则精确至0.7%。通过电路图,不难看出电路主要由整流滤波、调整、基准、误差放大以及短路保护等核心部分组成。
具体来说,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典型部分包括调整、基准和误差放大等环节,这些部分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赘述。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短路保护电路。该短路保护电路由VT1、R1、R2和VD3构成。其中,R1与R2的分压使A点的电压维持在约3V。R3作为VT1的负载电阻,而VD3则作为隔离二极管。正常工作时,由于Uo大于Ua,VT1的射极电位远高于基极电位,从而使VT1保持截止状态,确保电源正常工作。
一旦输出发生短路,Uo将降为零,此时VT1的射极会立即接地。A点的电压为3V左右,通过VD1加到VT1的基极,使VT1正向偏置并导通。通过合理选择R1和R2的阻值,可在短路时使VT1深度饱和。这样,VT1的集电极电位接近零,与之相连的VT2基极和误差放大管的集电极电压也随之接近零,从而使得调整管截止,输出电压为零。此设计为电路提供了可靠的短路保护措施。
在电路中,所有的三极管均选用塑封管。这类管子具有β值高、一致性良好以及体积小的特点。例如,DS11是一款10W功率管,其β值超过100。而变压器则选用次级双12V的小功率变压器。
当装配无误后,首先将调压电阻RP调整至中间位置并通电。发光二极管将亮起。随后,使用电压表检测A点对地电位是否约为3V,如有较大偏差可适当调整R1。再使用电压表监测输出电压Uo,调整RP使其达到9V(或所需电压)。通过短暂地将输出端短接地线,指示灯将熄灭,输出电压为零。当短路消除后,电源将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即完成调试过程。
这是带输入输出短路保护功能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的具体说明。
在涉及外部电容应用于集成电路稳压器的情况下,若要实现高效的稳压保护效果时需特别考虑加设保护二极管。为避免高电压或大电容值时电容通过低电流点对稳压器进行放电,推荐使用如LM350等稳压器芯片中的保护二极管D1和D2。二极管D1在输入短路时防止C0通过集成电路放电;D2则在输出短路时防止电容CAdj向集成电路放电。类似地,二极管D1和D2的组合还可防止CAdj在输入短路时通过集成电路放电。此设计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三端稳压器芯片如LM317和LM7805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