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是行政工勤还是事业工勤,两者皆为事业单位的辅助性工作人员。随着社会服务功能的逐步外包和专业化,这两类人员的数量逐渐减少,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行政工勤现状。现今,各地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对该类编制的批准,对于现有的行政工勤人员,则保留其身份和待遇,实施“只出不进,自然过渡”的,逐步消化老员工,直至该编制完全消失。
2. 事业工勤的考量。鉴于对转业士官等的安置需求,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在短期内或许不会取消。根据规定,符合条件的工勤人员可转至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并享受相应待遇。但需明确的是,身份的转换并非易事。即使转岗,工勤人员的工人身份不会发生变化,既无法转为身份,也不能提升至领导岗位。由于多重因素的制约,事业工勤人员的发展路径已然明确。
实际上,事业工勤人员想要转岗的难度不小。一方面岗位数量有限,无论是专业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都是“一职一位”,加之机构的推进,单位整合撤并现象普遍,岗位大幅减少。相较之下,工勤人员在竞争中并无明显优势;职称获取难度大。若转至管理岗位,虽然对职称要求不高,但岗位数量稀少。若要转至专业技术岗位,则必须具备相应的职称资格,这对工勤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
不论是行政工勤还是事业工勤人员,对于未来发展的期望或许应当调整。将精力投入到寻找副业或者个人兴趣所在,既能保持稳定的生活状态,又能增添生活色彩,避免沉闷与不满。如此,或许能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活力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