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这个美好的早晨,我要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我是来自山东烟台的小颖,我深信分享是一种力量,它能让喜悦倍增,也期望我的每日分享能触达有缘的姐妹们,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与温暖。
在此之前,我曾深陷于自己的思维定势中。那时候的我,对于许多人持有偏见的看法。我认为,欠债必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对于那些债务的人,我内心充满了排斥与反感。每当遇到说话不算数的人,我都会觉得不解与疑惑:人怎么可以这样呢?我时常与这样的人产生冲突,觉得他们不对,而自己则是正确的。
当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观中时,我发现生活中充满了痛苦、不甘和困惑。我曾未学习成长前,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抵触和评判。我认为人们应该遵循某种标准生活,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如此这般。这种生活让我感到局限且封闭。
举例来说,对于那些索求无度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心存嫉妒的人,甚至包括那些债务、说话不算话的人,我都心生厌恶。我认为自己并非这样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这世界并非由个人的世界观决定。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们自己的观念里,每个人的世界都因不同的价值观而存在。
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整个世界,而是我们自己的世界观所塑造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由无数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世界观组成的。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理解了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并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认为别人错了,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观点不同而已。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借钱给他人时,我们必须考虑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如果我们能接纳可能的结果,我们可以放心地借出;如果不能接受可能的损失,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并选择不借。当我们理解这一点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的伤害其实是源自我们没有为我们的行为负责。
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可能期望得到回报或感谢。我们不能期望每次帮助都能得到回报或感谢。当事情并不如我们所愿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受伤或失望。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和处事方式。我们不能期待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
例如,我们曾经帮助过某个人,但当我们需要帮助时,他们可能无法帮助我们甚至忘恩负义。这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公和失落。但我们要理解并接受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在做人处事中保持理智与开放的心态尤为重要。
多数善良的人们常常会受伤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别人的世界观与我们不同。他们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并期望他人也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他们的世界观不要期待所有人都如我们一样思考与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