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密度对照表

2025-04-2613:03:11综合百科0

一则密度之鉴。和田玉的密度在2.90至3.10之间。如今市场多见的是用假料来冒充和田玉的籽料与戈壁料,其中包括滚磨修形染色料、喷砂料以及像岫玉、阿富汗玉、蒙料(玻璃料器)等。对于这些冒充品,有经验的玩家会通过观察肉质、辨别毛孔和风化纹、皮色以及掂重量等方法进行鉴别。而这两种鉴别指标——密度和折光率,是籽料国检的两大关键点。虽然一般人难以检测折光率,但密度的检测却相对简单,只需30秒即可辨别出是否为真正的和田玉。通常,假冒的料子密度多在2.50至2.80之间(如石英石、蛇纹石等),或是超过3.0以上(如阳起石等)。

二论细度之要。细度可理解为晶体颗粒的大小,它作为和田玉的重要指标,与糯性呈正比关系。通过观察毛孔的粗细或以45度角打灯判断料子的细度,是行家们的常用方法。细度越好,手感越舒适。细度的分级在专文中详述,其中以过灯无结构为最高品级。

三谈熟度之妙。熟度涉及肉质的老熟度和皮色的老熟度。熟透的肉质如甑子蒸熟的大米饭,恰到好处的软糯感是其特点。熟度与糯性、润度正相关,越老的熟度意味着更强的凝脂感和油性。其中,“千年红万年黑”是形容皮色老熟度的行话。

四讲净度之选。净度指的是肉质的纯净程度,主要受棉、僵、脏、沁色和杂质影响。净度越高,籽料的品级越优。选购时宜避免含有棉、僵、脏或杂质的料子,尤其是沁料,应避免购买带有明显黑沁的。

五说色度之别。虽然和田玉的玉种有标准,但同玉种的色度尚无明确划分,主要依赖业内的共识进行判断。色度分级虽非科学,但仍是选购的重要参考。不同人对色度的认知有异,光源也会影响色度的呈现。选购时宜选色正不偏的料子。

六述润度之韵。和田玉籽料与戈壁料的油性是其与其他宝石的显著区别。油性与熟度、细度和致密度正相关。料子的油性不仅可感知,更可通过盘玩得以充分释放。玩家所称的油性和润度虽常混用,但本文更倾向于将润度理解为可见的油脂光泽。

七论致密之义。致密度指纤维交织的紧密度,它决定了结构是否明显及糯性、细度的优劣。致密度与细度、熟度和密度同样呈正比关系。

八谈维度之美。维度即指和田玉籽料与戈壁料的块头大小和外观形状。不同形状的料子有不同的玩赏价值,如玩料宜选柱状或纺锤状等饱满的形状;挂料则宜选牌型或多边形等形状。

九及亮度之明。亮度反映了料子的明亮与莹润程度以及玉色和皮色的明艳程度。光泽度和亮度是和田玉的重要特征,选购时应选不暗不灰、亮眼的料子。

十论磨圆与风化之相。磨圆度多用于形容籽料,风化度则多用于描述戈壁料的特性。它们分别指料子被水和沙石冲刷或风沙吹撞的程度。选择时,籽料宜选磨圆度好的,戈壁料则选风化度好的。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