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工程造价的两大核心要素——“费用构成要素”与“造价形成”,很多非专业人士可能初次接触时会感到有些迷茫。特别是在深入探讨这两大要素所涉及的细分类目时,例如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等等,往往容易让人产生诸多疑问:这些费用究竟是如何融入一个工程的总造价计算中的呢?
实际上,这两组费用仅仅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划分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造价构成的两大组成部分。那么,接下来我们简要探讨一下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计算逻辑。
要明确的是,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系列的规费和税金构成的。这其中,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施工机具使用费等基础费用都被包含在了分部分项工程费中。也就是说,当我们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时,其实已经涵盖了这些基础费用。
那么,如何计算整个工程的造价呢?其实逻辑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分别计算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以及规费和税金,然后将它们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工程的造价。这一计算过程可以理解为对各个部分的费用进行累加,最终得出总造价。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各个部分的计算方法:
1. 分部分项工程费:这部分费用是根据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与综合单价相乘得到的。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知道每一项工程的工程量,然后乘以相应的综合单价,就可以得到该项工程的费用。
2. 措施项目费:这部分费用包括了多种内容,如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措施项目的工程量是可以计算的,而有些则无法直接计算。对于可以计算的措施项目,我们依然采用工程量与综合单价的乘积来计算;而对于无法计算的措施项目,则采用费率计算的方式。
3. 其他项目费:这部分费用包括了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等。这些费用都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然后在总造价中进行累加。
4. 规费和税金:这部分费用是按照省级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标准来计算的,不能作为竞争性的费用来进行打折。
